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虚拟教研室 >> 教案分享

做智慧家长——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时间:2025-05-06 阅读:21次

做智慧家长——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直播间的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通川区第二小学的老师,王宗琼,王老师。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在此相约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怎么做一位智慧家长?孩子的好习惯有哪些?怎么培养?改掉坏习惯的一些方法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人就是孩子坚实的后盾与依靠,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智慧的引导

下面,我想3个例子,和大家做一个互动,请把您认为最智慧的家长的序号写在评论区。

第一位家长为了辅导孩子功课,父亲放弃工作,学习孩子的课本,孩子学习退步就严厉惩罚……
   第二位家长找最好的老师教孩子学书法、学钢琴,送孩子出国,为孩子办演唱会,送孩子宝马车……
   第三位家长,孩子因“相貌丑”被同学嘲笑,母亲微笑着对他说:“你不丑,你是一个健全的宝贝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你们认为哪位家长的做法是智慧的呢?

请在评论区写上序号吧

嗯,1号,3号等等。大多数朋友都是选择的3号,感谢朋友们的参与。

现在,我来接晓答案。第一位家长是药家鑫的父亲。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其暴力行径和残忍程度引发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第二位家长是李双江。其子李某某2011年9月6日,因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1年。2013年2月22日,因涉案被刑拘。李双江老来得子,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任由孩子任性胡闹,最终锒铛入狱。
   第三位家长是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的母亲。虽然他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对莫言的教育是智慧的、成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借鉴她智慧的教育方式吧!

学习她保护、培养孩子的兴趣。莫言小时候家里穷,常常没有书看,莫言回忆“每逢赶集的日子母亲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母亲常常听得如痴如醉,并引以为傲。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要管,不要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完全忽略和阻碍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把孩子养成了一个麻木的机器。孩子只有对什么有兴趣,只要是健康的,向上的,我们都要去支持,创造条件把兴趣发展成特长。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特别好动,二年级了还不能正常上课,经常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他的母亲抱着他听课,也听不了多久。但唯一能让他安静下来的事就是画画。后来,母亲干脆买了绘画工具,让他画,孩子的画越画越好,受了大家的称赞,后来学习也能安静下来了。前不久,他因有绘画特长,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俗话说:成才先成人,我们要学习莫言母亲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小时候,莫言跟母亲去卖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菜老人一毛钱。事后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他,只是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莫言顿时羞得无地自容。品德教育是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前不久,我班上有位孩子拾到了10元钱,交给了我,我却没找到失主,顺手把钱放在了粉笔盒里,放学后,另一位同学趁教室无人,就把这10元钱偷偷放入书包,回家后,被他的母亲发现,孩子却拒不认错,这位母亲把孩子送入派出所,请民警叔叔给他讲问题的严重性,这位孩子才羞愧不以,痛改前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孩子的品德教育无小事,我们要细心发现,正确引导。

自尊,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我们还要学习莫言母亲及时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莫言曾因“相貌丑陋”被很多人当面嘲笑,甚至为此遭到同学拳打脚踢。他回到家里放声大哭,母亲对他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试卷告诉我们,妈妈妈妈,我这次考了95分,而母亲却淡定地说,还差5分才loo分呢,还要加油。孩子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没有自信了,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离成功很远。其实孩子终究是孩子,更多的需要我们去鼓励。

孩子的成长旅途中,犯错是常有的事,我们要学习莫言母亲宽容孩子的错误。莫言小时候曾经失手将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打碎,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莫言后来回忆说“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宽容孩子的错误,家长要做到抓大放小,把握好大方向,一些原则上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是在一定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去干,去试错,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平时多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正向期待。

我们还要学习莫言母亲做到以身作则。饥饿年代的一个中秋节,莫言家吃了一顿饺子。一个乞讨的老人,不愿意接受莫言给的红薯干,也要吃饺子。莫言很生气,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他,然后端起她自己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在生活中,经常有家长和我交流,说孩子不喜欢看书,想看电视,玩手机。我就问:孩子看书时你们在干什么?有大部分家长回答是,在看手机或者电视。父母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孩子看书时,我们也可以拿起书看。

朱永新曾说:“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成长看成是孩子的事情,其实不然。成长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事情,是父母与孩子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家长自身成长了,才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开始到孩子18岁,我们就要付出正确的努力,那这种正确的努力就是孩子的各种习惯的养成。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孩子的好习惯具体包括哪些呢?请畅所欲言,写在评论区吧!(等一会)。

教育专家曾经总结孩子各种习惯,具体包括:培养孩子教养的习惯;孩子的基本教养包括尊重与礼貌.一个懂得尊重他人,言行礼貌的孩子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诚实守信、自律与责任感、独立与自主、善良与同情心、乐观与积极、合作与分享、持续学习与成长这些都是孩子核心教养的内容。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习惯?首先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读物。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图画丰富、文字简单的绘本或童话,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有深度的文学作品或科普书籍。阅读时还要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制成表格,张贴在家里。规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读完后,还可鼓励孩子对书上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可以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写写自己的收获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还可创造阅读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如.在家里设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或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

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需要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一般在一年级入学时,我会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表格中商定作业时间,阅读时间,做家务时间,运动时间,甚至上床睡觉时间,严格执行,天天坚持,习惯就养成了。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公共卫生,培养孩子独立做家务的能力,以及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孩子交流的习惯,有效的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可以从不过多限制孩子交往、教孩子关心他人、鼓励参加团体活动、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入手,以帮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人们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却乐意接受较小、较容易的要求。当实现了较容易的要求后,人们才会接受较大较难的要求。当孩子的某种自律行为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可以给予一些奖励,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克服困难的习惯,孩子学习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过很多困难,就像有篇课文《小马过河》中的小马,遇到困难就去找妈妈,肯定是不行的,要让孩子学会动脑筋,找方法,去尝试。我们可以把困难分几个阶段去攻克,比如,课文不会背,可以先读熟,细分一段段去背,再全篇背,或者分时间去完成,今天背一些,明天再背一些。不但要克服困难,还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孩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帮助孩子。自己的优缺点,并设定再次尝试的计划;2、给予孩子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3、培养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热爱大自然的习惯、经常带孩子去户外,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并在大自然中找到乐趣。

建立目标的习惯很多孩子没有动力,没有内驱力,其实是没有建立目标的习惯。怎样建目标呢?从小树立志向,可以从小事上制定计划比如、一日生活计划、一周生活计划、体能训练计划、学习计划等。根据孩子成绩的优劣制定培优计划和补差计划:孩子优、劣势在什么地方进行分析.思考.制定出针对性.有效果的计划。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深井系统中存放和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就是享受着它的利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想强调的是,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耐心。同时,当孩子完成作业后,我们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孩子感受到好习惯带来的积极反馈。好的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教育,适当地让孩子自我发挥,给他一定自由的时间去玩耍、去想象、去思考,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更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多鼓励,多欣赏,提升孩子学习的动力。下面我来分享一位母亲的故事。

这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孩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家长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饭,而且没有要妈妈喂他。

这位母亲第二次参加孩子小学家长会时,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回到家,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考了21名。”说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得都早。
这位母亲的三次家长会,是初三年级家长会,妈妈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她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听了有点着急,但还是露出惊喜的表情走出校门,她发现儿子在等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考结束后,这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儿子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边哭边对跟过来的妈妈说:“妈妈,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有您一直都在欣赏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遇到的问题,多思,多想,多看,方法也很重要。比如:我们要培养刚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回家自觉写作业,那么我们首先要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来规范行为、家长提要求时最好别简车粗暴地下命令,应该遵循孩子的年龄特色设定一个时间范围.允许孩子自主选择,我们不妨说:宝见,你回家要马上写作业还是先吃一会点心,休息10分钟再开始写呢?不管孩子做怎样的选择,都会因为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而更积极地执行,接下来,家长就要观察,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这个行为是否持久稳定。坚持一个月,孩子写作业再也不用你去催促了。咱们还可以帮孩子找榜样甚至还可以把孩子描述成或别人以他为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强化好习惯的养成.我们还可以时不时地以养成这个习惯能带来什么好处,去激发动机,如果孩子偶尔偷懒家长也不要急于去批评训斥或者贴标签。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制定一张行为习惯表,让孩子每天做到了.就自己打钩或者贴花,家长及时的评估.及时肯定或约定贴满5个10个或20个小花后,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以这种方式来陪孩字持久训练、直至习惯养成 。奖励孩子不只是给钱买玩具买手机其实除了物质奖励外,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精神奖励方式。说不定孩子更喜欢。比如、带孩子看电影.吃大餐,去公园骑车或参观博物馆,还可奖励孩子书籍或者游戏时间。

教育不仅是“知识加速器”,更是“人格,快乐,幸福加速器”——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不一定后悔我们曾经做过什么;,但我们一定后悔我们没有做过什么!在平时我和一些家长朋友的交流中,很多朋友就提到孩子的一些问题,你们的孩子有些不好的习惯吗?请在评论区留言。(读几句家长的留言)

比如孩子上课总是东张西望,回家写作业也是一会玩橡皮,一会喝水,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专注力不够,今天,我为大家几种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方法,希望对您们有用。

方法一: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方法二: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

方法三: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方法四: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和书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和书籍,可是孩子往往是这本书翻两页,那本书翻两页,玩具也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太多的书籍和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

 

同时又有家长说孩子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一会儿忘了带书,一会水杯又没带回家等等,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方法来改善,也可以通过培养及时归还的习惯来改善,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等方法来改善,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1、培养管理意识和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提高管理意识和能力。如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可以让孩子自己进行收拾、存放等,从而训练自理能力,若孩子收拾、存放比较好,家长 应对孩子进行表扬,从而提高孩子的管理意识, 随着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孩子丢三落四一般也会逐渐改善;

2、培养及时归还的习惯:若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让孩子养成将用了的物品第一时间归还到原处,在做完作业后,第一件事是将学习用品收好再去休息,一般可以逐渐改掉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

3、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孩子经常喜欢丢三落四,还可能是粗心大意或者是不认真导致,平时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如在上学之前,自行检查学习用品等,有利于改变丢三落四的毛病。当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要及时发现,用心引导。

以上是我的分享, 感谢直播间各位朋友们的聆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