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时间:2025-05-06 阅读:24次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警校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构建“法治护航·平安校园”协同育人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平安校园”建设为目标,深化警校合作机制,联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区检察院未检科、辖区派出所等单位,整合法治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实践”双轮驱动,增强学生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1. 法治教育全覆盖:每学期开展6类主题法治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率100%。
2. 风险防控零死角:实现校园周边巡逻常态化,应急演练每学期至少2次。
3. 安全底线强保障: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50%,学生法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成立“警校协同育人工作组”:
组长:通川区二小校长、区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
成员:交警大队副队长、辖区派出所所长、校安全办主任、班主任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
职责:统筹资源调配、制定安全预案、监督活动实施。
合作单位分工
单位 | 职责 |
区公安局 | 统筹校园安全整体工作,指导防暴恐、防拐骗等专项演练。 |
交警大队 |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优化校园周边交通标志,设立“护学岗”。 |
区检察院未检科 | 提供防性侵、防校园欺凌普法课程,协助处理校园涉法事件。 |
辖区派出所 | 落实校园周边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
学校 | 组织教育活动,落实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学生安全信息台账”。 |
四、实施内容与路径
(一)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1. 主题化法治讲座
六大主题模块:
主题 | 内容 | 负责单位 |
交通安全 | 交通规则、盲区风险、共享单车安全骑行 | 交警大队 |
消防安全 | 火灾逃生、灭火器使用、家庭防火常识 | 区消防应急救援支队 |
网络安全 | 防网络诈骗、信息保护、文明上网 | 区公安局网安大队 |
防拐防骗 | 识别骗术、求助技巧、安全避险 | 辖区派出所 |
防性侵 | 身体界限、隐私保护、求助渠道 | 区检察院未检科 |
防校园欺凌 | 欺凌类型、法律后果、心理干预 | 区检察院未检科 |
活动形式:每学期每主题1次讲座,穿插情景剧、模拟法庭、VR体验等互动环节。
2. 法治实践基地建设
联合区检察院设立“校园法治角”,展示典型案例、法律知识漫画;
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安全体验馆”“消防科普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
(二)安全实践与应急能力提升
1. 常态化安全演练
防暴恐演练:模拟歹徒闯入场景,训练师生“躲、锁、报”应急技能(每学期1次);
消防疏散演练:夜间、课间多时段演练,确保全员掌握逃生路线(每学期2次)。
2. 校园安全防护网
巡逻防控:派出所每日上下学时段巡逻,交警大队维护交通秩序;
隐患整治: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排查周边商铺、流动摊贩,严查违规经营。
(三)家校社协同机制
1. 家庭安全任务包
家长与学生共学《家庭安全手册》,完成“家庭安全隐患排查表”;
开展“安全亲子作业”,如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拍摄防骗情景短视频。
2. 社区联防联控
联合社区网格员建立“校园安全信息共享群”,实时通报周边治安动态;
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护校安园”行动,协助维持校门口秩序。
五、保障机制
1. 制度保障。签订《警校协同育人责任书》,明确各方权责;建立“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分析风险点并制定对策。
2. 资源保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安全教育设备采购(如防暴盾牌、急救包);公安部门提供“一键报警装置”,联动校园监控系统。
3. 专业保障。公安局每学期对教师开展《校园安全危机处理》培训;检察院未检科提供法律咨询,协助修订校规校纪。
六、预期成效
1. 学生发展:法治意识显著增强,98%学生能正确应对模拟危险场景。
2. 校园安全:周边治安案件同比下降60%,家长安全感满意度达95%。
3. 社会影响:形成“警校家社”协同示范模式,争创“省级平安校园”。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2022年10月12日
- 上一篇:校家社协调育人护航交通课程建设方案
- 下一篇:校家社体教互融协同育人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