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同育人中心 >> 社会

校家社体教互融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时间:2025-05-06 阅读:21次

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校家社体教互融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打造体教融合·强健未来特色育人模式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深化体教融合,联合市体校、专业体育机构及家庭、社区资源,构建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团队精神和坚韧品格,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全面提升,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目标。

 二、工作目标  

1. 基础夯实: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近视率、肥胖率逐年下降。  

2. 特色引领:打造足球特色品牌项目,培养体育特长生梯队,争取市级赛事前三名。  

3. 协同育人:形成学校主导、体校赋能、家庭参与、社区支持的体育育人生态。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成立体教协同育人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市体校副校长、家长委员会代表  

成员:体育教研组、班主任、专业体育机构教练、社区文体负责人、优秀校友代表(如杨榴)  

职责:统筹资源整合、监督课程实施、组织赛事活动、评估育人成效。

合作单位分工

单位

职责

市体校

提供专业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支持,协助制定分级训练计划。

专业体育训练机构

承担足球特长生日常训练,开展体能测试与运动技能评估。

家长委员会

组织家庭体育活动,监督学生日常锻炼打卡,参与赛事志愿服务。

社区

开放社区运动场地,承办校际友谊赛,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四、实施内容与路径  

 (一)体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  

1. 分层课程设计

低年级(12年级):以趣味体能训练为主,开设快乐体操”“趣味田径课程。  

中年级(34年级):实行体育选修制,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等特色项目,对标中考体育测试项目。

高年级(56年级):增设足球、篮球等专项技能课,引入市体校运动能力测评系统。  

 2. 幼儿园体能启蒙  

 与专业机构签订《幼儿园体能训练合作协议》,开展感统训练”“平衡游戏等课程,每周2次。  

(二)足球特色项目深化行动  

1. 特长生培养计划。选拔30名足球苗子,由专业教练制定一人一案训练计划,每周集训4次,寒暑假集中特训。市体校提供赛事资源,每年组织校际足球联赛足球夏令营。  

2. 家校社联动机制。家庭任务:家长监督学生完成每日家庭运动日志(如颠球练习、体能打卡)。社区支持:社区组建家长足球队,开展亲子足球友谊赛。  

(三)体育精神传承与榜样引领  

1. “冠军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杭州亚运会曲棍球冠军杨榴返校,开展冠军课堂:  

主题讲座:《我的冠军之路——坚持与团队的力量》。  技能示范:指导校曲棍球队实战训练,传授战术技巧。  

互动交流:与学弟学妹签订体育精神传承承诺书。  

2. 校园体育文化营造。设立体育明星墙,展示优秀运动员成长故事;开展月度体育之星评选,表彰刻苦训练、进步显著的学生。  

 五、保障机制  

1. 资源保障。学校改造升级200米塑胶跑道、五人制足球场,配备体能训练器材;市体校免费提供运动康复指导,专业机构捐赠训练装备。  

2. 制度保障。签订《体教融合合作协议》,明确特长生升学衔接政策;每学期末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白皮书》,纳入班级考核指标。  

3. 专业保障。市体校每月选派教练入校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建立体育特长生成长档案,实现训练数据云端共享。  

 六、预期成效  

1. 学生发展: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20%,足球特长生市级比赛获奖率达80%。  

2. 品牌建设:形成足球+篮球双特色项目。  

3. 社会影响:家校社协同经验在全区推广,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校园体育。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2023910日